|
|
|
共商高質量發展的廈門實踐!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主辦廈門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 |
http://www.gangguanzhidu.com 2024年11月26日 來源: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
|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廈門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其區域融合發展的實踐具有示范意義。11月20日,2024年廈門市第十五屆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在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公共教學樓1號樓101多功能廳舉行。本次論壇以“區域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廈門實踐”為主題,旨在深入研討區域合作新模式、新路徑、新思路,以及中國式現代化在廈門的生動實踐。
本次論壇由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主辦,并獲得廈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廈門市社科聯)和廈門市社會科學院的指導和支持。廈門市人大城建委原主任、廈門市誠信促進會原會長傅子儀,廈門市社科聯原秘書長、一級調研員魏志堅等作為現場評審專家蒞臨指導。
論壇還邀請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勇,國家稅務總局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稅務局原一級高級主辦周俊琪和廈門市人民政府金融協調服務辦公室原主任丘筱文進行主題分享。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副院長洪永強在歡迎致辭中表示,為促進學術交流,本次論壇邀請校內外專家投稿,并收錄多篇研究論文,其中包含城市高質量發展、碳交易、對外直接投資和農業現代化等熱點話題,與論壇主題“區域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緊密相關,將大力為廈門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洪永強提到,這是廈門大學嘉庚學院連續第六年主辦廈門市社科聯年會論壇,該活動提升了學校在廈門的學術影響力,也加強了學校與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高校作為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應積極履行其職能。他希望,論壇進一步發揮學校在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的作用,并期待社會各界持續關注,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

在主題分享環節,王勇以“新形勢下推動廈門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路徑”為議題,從大陸經濟發展新形勢對廈門“數實融合”發展的影響、廈門與臺灣數字經濟發展狀況分析、廈門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進程及問題、新形勢下推動廈門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路徑四個方面展開探討。王勇建議,應進一步強化在廈門高端電子裝備制造業領域的“數字融合”,不斷拓展廈門“數實融合”發展的新興產業領域,積極推進廈門產業數字化轉型標準共建,以廈門“數實融合”推動廈門實現高質量發展,助力臺企融入大陸“雙循環”發展提升區域深度融合的廈門實踐。

周俊琪以構建“企業創新稅收指數”指標體系為題,對企業創新稅收指數的5個維度35個指標的指標體系展開介紹,并對評分細則、指標權重、指數得分等方面進行了詳盡說明。丘筱文則結合多年的金融從業經驗,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大文章”發表見解。他強調,強大的金融監管也是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監管體系應以人力和納稅人為中心,利用好行業協會和非現場監測、現場檢查等手段。

此外,高校如何培養專業人才也是一個重要議題。互聯網和AI的應用影響商業結構,改變市場中的“現金為王”,催生諸如“場景為王”“流量為王”“內容為王”等新局面,挑戰商業銀行傳統經營模式。丘筱文在分析當前金融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通過對新金融發展典型案例的解讀與分析,進一步明確提出,金融模式轉型與數字化賦能的具體路徑與模式,為金融強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提供了有價值的現實指導。

本次論壇由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國際商務學院攜手會計與金融學院具體承辦,會計與金融學院院長Ng Beoy Kui(黃梅貴)、國際商務學院院長蘇錦俊、科研工作部部長謝清琳等也到場參加論壇。(唐留爽 張明宇)
|
關于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gangguanzhidu.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