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廣西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百問百答(一):志愿填報與投檔篇 |
http://www.gangguanzhidu.com 2023年6月25日 來源:廣西招生考試院 |
|
一、志愿填報與投檔篇
1.普通高校招生類別有哪些?
答:普通高校招生類別有普通類、藝術類和體育類,分別進行批次設置,按類分批次分開投檔錄取,考生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報考類別。
2.如何查詢院校的招生章程?
答:院校的招生章程可以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https://gaokao.chsi.com.cn/,下同)、“廣西招生考試院”官網(https://www.gxeea.cn/,下同)、院校官網查看。院校招生章程是由高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關規定制定,并經其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進行審核備案后,才可向社會公開發布且不得擅自更改,承載著招生院校最為完備的招生政策信息,是招生院校錄取考生的最根本遵循,具有法律效力和很強的規范作用。考生初步確定報考院校后,請務必仔細查閱院校招生章程,同時也要認真查閱招生簡章。
3.院校招生章程包含哪些內容?
答:院校招生章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高校全稱、校址(涉及分校、校區等),層次(本科、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等)。
(2)招生計劃分配的原則和辦法,專業教學培養使用的外語語種,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進檔考生的錄取規則(如對考生加分成績的使用、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退檔處理等)。
(3)學費標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及有關程序,頒發學歷證書、學位證書的學校名稱、證書種類及其他信息,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尤其要精準了解各招生院校專業對體檢、外語語種、外語口試、綜合素質評價、單科成績、加分政策、性別等要求。
4.如何查詢上一年招生院校的錄取情況?
答:考生可通過廣西招生考試院編制的《2023年高考指南》查詢上一年在廣西招生的招生院校各專業錄取情況。《2023年高考指南》收錄了2022年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一批預科、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二批預科B類及高職高專普通批等5個平行志愿批次的第一次投檔及錄取數據。每個院校的每個批次的數據列出了理工類和文史類及其對應專業第一次投檔和錄取的詳細信息,包括第一次投檔的計劃數、投檔數、錄取數和分數分布。從大類(理工類或文史類)的分數分布中可以看到第一次投檔時該類投出考生檔案的分數分布情況,第一個分數是投檔的最高分,最后一個分數是投檔的最低分,每一個分數的后面都有一個數字,這個數字表示該分數的考生數。從各專業的分數分布可以看到各專業錄取的最低分、最高分及其錄取分數的分布情況。《2023年高考指南》中未列出的其他批次以及征集志愿投檔錄取數據,考生可在“廣西招生考試院”官網“普通高考”--“招生信息”欄目查詢,也可直接咨詢有關院校。
5.考生何時填報志愿?
答:本科提前批、高職高專提前批志愿填報時間:2023年6月24日10:00至6月28日10:00。其他批次志愿填報時間:2023年6月28日15:00至7月2日10:00。報名時間截止后,將關閉志愿填報系統,請考生務必把握好志愿填報時間。
部分批次將預留征集志愿時間,并根據錄取時計劃完成情況確定是否征集志愿。各批次征集志愿的填報時間將在“廣西招生考試院”官網公布。
6.考生如何進行志愿填報?
答:考生須網上填報志愿。考生應登錄“廣西招生考試院”官網,點擊“志愿填報”欄目,在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系統(以下簡稱志愿填報系統)中進行填報。
第一步:登錄。
首次登錄:考生憑高考報名號和初始密碼(即高考考生號后2位+準考證號后2位+身份證號后4位)進入系統,并根據提示補充個人信息、修改初始密碼、設置密保問題及答案。
非首次登錄:在志愿填報系統首頁填寫報名號和修改后的登錄密碼進入系統。
第二步:填寫。
進入填報頁面。選擇對應批次、填寫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選擇是否服從院校調劑。其中填報藝本二批和高職高專提前批藝術類的考生須先選擇對應的科類,再填寫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選擇是否服從院校調劑。
第三步:保存。
考生填寫志愿信息后,須點擊“提交保存”確認志愿生效。“提交保存”在頁面頂端和尾端均有顯示,點擊其中任意一個均可。特別提醒考生:進行鎖定志愿操作時,請務必先點擊“提交保存”進行保存操作。
第四步:核對。
考生“提交保存”志愿信息后,可點擊“瀏覽考生志愿”仔細核對志愿信息。在進行鎖定考生志愿操作前,考生可在填報時間內反復修改志愿。
第五步:鎖定。
考生在確定自己的志愿信息后(建議先退出志愿填報系統,重新登錄再次核對志愿信息),可點擊“鎖定考生志愿”并輸入密保問題答案,對當輪次所能填報的所有批次的志愿進行一次性確認,以杜絕他人篡改的可能性。
鎖定前系統會統計當輪次所填報的所有批次的志愿數,供考生再次核對,志愿一經“鎖定”,考生本人及任何其他單位和個人均不能再修改、補填,請考生務必慎重操作,按時填報。考生如逾期不進行“鎖定”,其志愿信息以網上志愿填報工作截止時志愿填報系統保存的信息為準。即考生在2023年6月24日10:00至28日10:00期間,考生點擊“鎖定”后,本科提前批、高職高專提前批的所有志愿均不可更改;在2023年6月28日15:00至7月2日10:00期間,考生點擊“鎖定”后,專項計劃批、特殊類型招生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一批預科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二批預科A類、本科第二批預科B類、高職高專普通批所有志愿均無法更改。考生應在“鎖定”前,仔細檢查填報的所有批次志愿。
第六步:退出。
點擊“退出當前系統”并關閉所有填報志愿期間打開的窗口,以免他人進行不利于考生本人的修改和信息收集。
7.網上填報初次登錄應注意什么?
答:考生在初次登錄時,需要輸入自己的報名號和初始密碼及驗證碼進入系統,并根據提示補充個人信息、修改初始密碼、設置密保問題及答案,首次登錄時填寫的密保問題及答案用于考生所填志愿的最終確認和鎖定。
修改過密碼后再次登錄志愿填報頁面時,只填報名號及密碼即可。考生在分類考試招生志愿填報時已修改過密碼的,在統考招生志愿填報時無需再重新修改。
請考生務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報名號、身份證號、修改過的密碼及密保問題答案,避免泄露個人信息導致志愿信息被篡改。
8.填報密碼或密保問題丟失怎么辦?
答:(1)遺忘密碼。
考生如遺忘密碼或密碼被他人修改,需重新設置密碼。可在首頁點擊“忘記密碼”,通過使用綁定的手機號碼接收驗證碼的方式在網站上進行更改。
(2)修改登錄密碼或密保問題。
如考生在填報過程中需要更改密碼或密保問題的,可在進入系統后點擊“更改登錄密碼”或“重置密保問題”,通過綁定的手機號碼接收驗證碼的方式在網站上進行更改。綁定手機號碼為考生參加普通高考報名時,接收驗證碼確認的手機號碼。考生在志愿填報系統首頁可查詢綁定情況,如綁定手機號碼需更改的,考生須攜帶準考證、有效身份證(或戶口本)或高考報名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要求的證明材料,到高考報名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或其指定的高考報名站辦理。
9.在填報志愿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答:我區填報志愿時間是6月24日到7月2日,其中提前批從6月24日到28日,普通批從6月28日到7月2日。要填好高考志愿,建議做好以下準備:
(1)根據歷史數據確定高校,特別是近三年來,投檔錄取成績、線差、位次與本人情況基本相當的高校和專業。要根據位次確定大學,因為每年考生人數、高校招生計劃、試題難度等因素存在變數,所以每年高校錄取分數線會有波動,但是排名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考生可以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的院校進行定位,辦法就是利用全區一分一檔表,推斷出與自己分數相當的考生人數,分析以往同等分數考生被錄取的學校,準確定位。一個考生能否被錄取,不僅取決于分數,還取決于報考的人數。
(2)要做好職業規劃。選擇喜歡的專業就讀,是考生選擇未來職業的重要基礎。職業規劃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要明確自己以后將要從事什么工作。志愿填報前,考生要對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和家庭成員、長輩親屬從業背景等多個維度去考慮自己的職業方向,進而選擇專業。某個專業的就業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興趣,也很難堅持學習下去,甚至會影響到學業成績,進而影響到畢業,因此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至關重要。
(3)要了解招生錄取的政策規則,重點要了解平行志愿的排序投檔規則和高校專業分配規則等,優選目標志愿,確保自己的志愿穩妥,做到心中有數,而不是盲目填報志愿。
(4)進行模擬填報。根據我區志愿設置情況,準備好高考志愿填報草表,再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做一至三遍的真實模擬。目前高考都是在網上填報志愿,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逾期不予補報。每年在志愿填報中普遍出現操作失誤、丟失密碼等問題,再加上網絡系統繁忙難免手忙腳亂,所以提前模擬有備無患,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10.做好填報志愿準備工作后,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1)建議填滿全部的院校和專業志愿欄。我們知道每個批次志愿填報欄都分別設置了若干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若考生少填其中一個,就可能失去一次被錄取的機會,近幾年我們發現有些考生只填寫了提前批次,或者本科一批,或者本科二批,其他批次都沒有填寫。建議考生要充分利用填報數量的權利,填滿全部的院校和專業志愿欄,增加被錄取的機會。
(2)不要因疏忽大意而進行跨批次填報。考生填報志愿的時候要注意志愿卡各批次的位置,如果填錯位置,那么志愿填報就作廢了,尤其是有些高校本科一批二批都有招生計劃,考生需要更加認真仔細填報。
(3)務必認真核對院校及專業代號。該代號以自治區招生考試院招生計劃目錄為準,減少出錯率。
(4)認真仔細查看所填報院校《招生章程》,比如:錄取規則是分數優先、志愿優先還是有分數極差,還有對身高、視力、性別、單科成績要求等,都要仔細查看,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5)認真核對報名信息,尤其是要仔細核對姓名、身份證號、科類、相片等信息,如發現信息有誤,應及時向高考報名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報告。
(6)正確填寫本人及家長(監護人)的聯系方式、通訊地址,確保錄取的時候高校能在第一時間聯系到本人,以免耽誤最佳時機。
(7)認真核對所填院校專業志愿的基本信息,如辦學地點、學制、收費標準等,特別是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不要因為忽視專業收費標準,錄取后,可能會因為高昂的學費而錯失上大學的機會。
(8)敢于承擔志愿填報結果。根據國家招生政策規定,每位考生一年只有一次被錄取機會,考生一旦被錄取后如果自己放棄被錄取資格,當年將不得再轉錄到其他院校。因此,考生要認真對待選擇志愿,一經確定提交,就必須信守選擇,承擔相應結果。
11.填報志愿時,如何區分分校區、分校及同名高校?
答:(1)分校區是指同一所大學的不同校區,大多屬于本校“分部”。最直接的區別有兩個,一是和本部地理位置的不同,二是專業設置的不同。大學的不同校區畢業生與本部畢業生在各方面也享受同等待遇,畢業證書由校本部統一頒發,證書的封皮樣式和文字與校本部毫無差別,證書內芯同樣加蓋本部公章和本部校長印。如桂林理工大學在南寧空港校區有本科學生和專科學生,發的畢業證與桂林雁山校區和屏風校區的完全相同。
(2)大學分校則是與大學本部本身有著一定關系,掛著本部的牌子,與本部屬于合作關系,設置的專業相同或相近,據了解,目前大部分高校分校頒發的畢業證書與本部完全相同,個別學校只在畢業證書的正文內容中注明培養校區,如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等。
(3)中國還有幾個同名的高校,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華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徐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屬于一個校名,兩塊牌子,單獨辦學,畢業證書是完全不同。
12.填報志愿時,如何理解長學制專業?
答:長學制指學制大于四年的本科教育。通常普通本科教育都是四年制,但是部分專業因為其特殊性,本科階段學制會設置為五年以上,如建筑學本科專業就設有四年和五年兩種學制,很多醫學本科專業設置為五年制。長學制很多是以本碩連讀或本碩博連讀形式進行培養的醫學類相關專業,學生畢業后能獲得更高學歷,如醫學長學制均為八年,分兩種:第一種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畢業后獲得博士學位證、博士畢業證、執業醫師資格證、規培證。第二種臨床醫學專業(“5+3”一體化),畢業后四證合一,獲得碩士學位證、碩士畢業證、執業醫師資格證、規培證。也有九年長學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如中醫學,我國已有部分中醫藥大學率先開展了九年長學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包括天津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
13.填報志愿時,如何處理院校優先和專業優先的關系?
答:所謂院校優先是指考生以進學校為最高目標,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考生主要考慮非某個學校不讀,專業是次要考慮;所謂專業優先就是以學習某個專業為最高目標,院校是次要考慮。在這里,我們建議分數線上了一本或接近重點大學的考生,建議優先選擇學校,二本以下、考慮專業性比較強的考生建議優先選擇專業;還有將來計劃繼續深造的,建議優先選擇學校,非得要在某個行業領域就業的考生,建議優先選擇專業。當然了,優先選哪個,還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慎重選擇,不能一概而論。
14.填報志愿時有哪些科類限制?
答:(1)填報志愿時,理工類(“3+理科綜合”)考生,可選報理工類的所有專業;體育類考生除可選報體育類所有專業外,還可選報理工類所有專業;藝術(理)類考生除可選報藝術理類所有專業外,還可選報理工類所有專業。文史類(“3+文科綜合”)考生,可選報文史類的所有專業;藝術(文)類考生除可選報藝術文類所有專業外,還可選報文史類的所有專業。理工類考生不能填報文史類專業,文史類考生也不能填報理工類專業。
(2)本科提前批藝本二批和高職高專提前批藝術類使用藝術統考成績為錄取依據,考生每輪填報時須先選擇報考的藝術科類(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播音主持、廣播影視編導、航空服務,只能選擇一項藝術科類),再選擇有該項藝術科類的院校和專業。即使考生同時取得多個藝術科類統考成績,在每輪次填報志愿時也不能兼報不同科類的專業。
(3)填報藝術統考和體育類專業的考生,藝術統考成績或體育統考成績須達到我區劃定的相應批次的藝術類或體育類分數線。
(4)填報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國家專項、地方專項、高校專項、精準專項、藝術校考以及需要提前面試、體檢、政治考核等特殊類型專業志愿的考生,必須取得有關院校和專業對應類別資格,資格名單可在招生院校官網或廣西招生考試院官網查詢。
15.我區2023年設置志愿模式有哪些?區別在哪里?
答:(1)我區2023年設置有單志愿、順序志愿、平行志愿等三個模式。
①單志愿是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1個院校志愿,6個專業志愿和1個“是否服從校內專業調劑”選項。
②順序志愿是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2個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表述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是否服從校內專業調劑”選項。
③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多個院校志愿均為并列志愿。我區2023年所有平行志愿批次均設置10個院校志愿,均為第一志愿,其表述按字母順序依次排列,即A志愿、B志愿、C志愿、D志愿、E志愿、F志愿,G志愿,H志愿,I志愿,J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是否服從校內專業調劑”選項。
(2)區別:平行志愿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而單志愿、順序志愿是“志愿優先、成績排序”。具體地說,平行志愿首先按照分數將考生排序,然后按照順序依次檢索考生所填報的志愿,一旦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學校,即向該校投檔,體現“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單志愿、順序志愿則是將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別排隊,然后根據分數從高到低向對應的院校投檔。
16.平行志愿批次的“是否服從校內專業調劑”選項有哪些?
答:“是否服從校內專業調劑”選項,區外院校如果選擇“是”,則表示該考生愿意被調劑錄取到該院校公布在我區的招生計劃所列同科類同批次任一專業;如果選擇“否”,則表示除所填報的專業外,不服從調劑到該院校的其他專業。區內院校“是否服從校內專業調劑”選項分為三種選項,具體表述為:一是全部服從調劑,即在所填專業無法滿足時,同意被調劑到該院校公布在我區的招生計劃中同批次同科類所有其他專業;二是部分服從調劑,最多服從10個專業,即同意被調劑到所選擇的該院校的其他專業;三是不服從調劑,即除所填報的專業外,不同意調劑到該院校的其他專業。
考生應當充分利用服從調劑的選擇權,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考生所填的專業志愿加上三種服從調劑的方式,已經可以充分體現考生希望得到的、可以接受的和不愿意接受的這三方面的信息。考生應認真查看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充分了解自己填報的服從調劑專業的報考條件,避免草率誤用自己的權利。
17.平行志愿填報要避免哪些誤區?
答:誤區一:實行平行志愿時,A、B、C、D、E、F、G、H、I、J十個志愿是絕對平行,沒有順序的。當考生同一批次中所報10個院校條件都滿足,會被投到最好的一所院校。
解讀:實際上,就考生個人而言,志愿仍有順序之分。當考生滿足多所高校投檔條件時,要按A、B、C、D、E、F、G、H、I、J的順序,將該考生的檔案投到按字母順序首先滿足條件的一所高校。一旦檢索到有符合條件的高校,不再對其后志愿檢索。
誤區二:投檔時,某考生的檔案同時分別投到A、B、C、D、E、F、G、H、I、J十個志愿的高校,然后由高校錄取,考生選擇其中一所高校就讀。
解讀:我區高考錄取嚴格按計劃進行,不做一檔多投,只能一檔一投。雖然平行志愿可填10所院校,但每一批次考生只有一次被投檔的機會,如果被投檔到所填A、B、C、D、E、F、G、H、I、J平行志愿中的一所院校,即使被退檔,也沒有機會再投到其他所填報的院校,即考生檔案一旦被投給自己所填過的一個院校,就意味著本輪投檔結束。
誤區三:A、B、C、D、E、F、G、H、I、J十個志愿投檔是有先后的,當被A高校退檔后,還可往B高校投檔。
解讀:所有該批次檢索分檔好的檔案都是同時投出去的,各校錄取也是同時進行的。當考生被某一高校退檔后,只能進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環節了。
18.我區的投檔依據和投檔規則是怎樣的?
答:(1)投檔依據。以分批次、分高校、分科類的考生志愿為投檔依據,按投檔基準分從高到低排序投檔。文史、理工類考生以總分作為投檔基準分,藝術類(使用校考成績錄取的批次除外)和體育類考生以綜合分作為投檔基準分。
(2)投檔規則。
①平行志愿批次:本科提前批藝本二批、本科提前批體育類、高職高專提前批藝術類、高職高專提前批體育類、專項計劃批、本科第一批預科、本科第二批預科B類、高職高專普通批的高校原則上按1:1的投檔比例投檔,如院校有特殊要求的,按院校與自治區招生考試院商定的比例進行投檔。
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原則上按1:1的投檔比例投檔。進行模擬投檔時,高校可在規定的時段內,通過教育部信息交互平臺提出本校的投檔比例,所提投檔比例大于1:1的,必須同時在備注中承諾“如服從調劑且身體條件、單科成績等均符合要求的考生數量多于計劃數的,則相應增加計劃錄取所有符合要求的考生”。高校會根據本校招生計劃和自治區招生考試院提前提供的模擬投檔的生源情況及時調整投檔比例,以盡可能減少退檔考生數。對未及時提供投檔比例或未承諾增加計劃錄取所有符合要求考生的高校,自治區招生考試院將按照1:1的投檔比例投檔。
按比例計算,凡投檔數不是整數的,往上取整(即按比例計算,無論該校尾數是0.1還是0.9都按“1”取)。同位次、同高校志愿的考生不受投檔比例的限制,達到高校投檔條件的將全部投出。
②單志愿批次:本科提前批空軍招飛類、本科提前批藝本一批、本科提前批藝本三批、本科提前批其他類、特殊類型招生批、高職高專提前批定向類、高職高專提前批其他類設置單志愿模式。首先將所有填報同一學校的考生分科類按總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然后將符合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按照與院校確定的投檔比例(指招生計劃與投檔人數之比,單志愿一般控制在1:1.2以內)投放至考生所填報的院校。同分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不受投檔比例的限制,達到院校投檔線的將全部投出。藝術類參考校考成績錄取的批次和定向生源地的招生類型,將所有符合條件的考生全部投出。
③順序志愿批次:本科第二批預科A類安排順序志愿模式。順序志愿首先將所有一志愿填報同一學校的考生分科類按總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然后將符合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按照與院校確定的投檔比例(指招生計劃與投檔人數之比,一般控制在1:1.2以內)投放至考生所填報的院校。線上考生數不足招生計劃數120%的院校,線上生源一次投完。同分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不受投檔比例的限制,達到院校投檔線的將全部投出。待第一志愿錄取完后,再對第二志愿進行投檔。
19.批次投檔順序對考生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答:(1)本科提前批的空軍招飛類將先行投檔,待該類院校及專業錄取完成后再進行后續批次(含本科提前批其它小批次)的投檔錄取。即填報了空軍招飛類的考生,還可填報后續批次的院校和專業,如未被空軍招飛類的院校錄取,還可繼續參與已填報的后續批次的投檔錄取。
(2)本科提前批的藝術、體育或其他類實行并行投檔,即藝術、體育、其他類在同一時段進行投檔(例如:藝術類投檔后,填報了該批次的考生的檔案正處于“院校閱檔中”狀態,此時體育類也進行投檔,則處于“院校閱檔中”狀態的考生即使填報了體育類志愿,也無法投檔到體育類),高職高專提前批的藝術、體育和其他類也同樣采取并行投檔的方式。
(3)本科提前批藝術類的3個小批次依次投檔,即藝本一批投檔錄取完成后才進行藝本二批的投檔,以此類推,因此考生可以兼報。
(4)部分批次再次征集志愿可能會和當前錄取批次征集志愿同時進行,投檔順序以當前錄取批次先投檔,再次征集的批次后投檔。
20.平行志愿投檔基準分是如何構成的?
答:(1)普通類投檔基準分構成:普通高考統考總成績(即高考文化科各科成績之和,以下簡稱總成績)與加分分值之和。
(2)藝術類投檔基準分構成:綜合分=總分(總成績+加分分值)×40%+藝術統考成績×(750/300)×60%(綜合分的計算分為兩步:第一步,分數換算,將藝術統考成績按比例換算為滿分為750分的成績,即藝術統考成績×750/300;第二步,權重分配后相加,總分占40%,換算后的藝術統考成績占60%,即總分×40%+換算后的藝術統考成績×60%,綜合分四舍五入取整)。
(3)體育類投檔基準分構成:綜合分=總分(總成績+加分分值)×70%+體育統考成績×(750/100)×30%(綜合分的計算分為兩步:第一步,分數換算,將體育統考成績按比例換算為滿分為750分的成績,即體育統考成績×750/100;第二步,權重分配后相加,總分占70%,換算后的體育統考成績占30%,即總分×70%+換算后的體育統考成績×30%,綜合分四舍五入取整)。
21.平行志愿如何投檔?
答:具體地說,“平行志愿”投檔時可分為兩步進行。
一是先對考生分科類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分數高的考生先檢索投檔。比如某理科考生甲成績排在全區全體理科考生的第4000名,需要在該生前面的3999人檢索處理完成后,才輪到這位考生(如下圖所示)。
二是投檔時按照排序逐個對考生的“平行志愿”從A院校到B、C、D、E、F、G、H、I、J院校的順序進行檢索,一旦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比如,考生乙,計算機檢索到該生時,首先檢索該生填報志愿的A學校,如果A學校投檔檔案數已足,則該生無法投到該校;按規則繼續檢索B學校,如果B學校投檔檔案數不足,則該生檔案投到B學校,計算機不再檢索該生的C、D、E、F、G、H、I、J志愿。依此類推。如果該生填報10所院校都無法滿足投檔條件,則該生的10個平行志愿均無法投檔,只能參加征集志愿。計算機完成對該生的檢索后,再處理下一位考生。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平行志愿實行一次投檔,不補充投檔。即使投檔后因身體條件等原因被退檔,無論該志愿后續是否還有符合投檔條件的志愿,也不再投檔,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
22.平行志愿投檔時,考生投檔成績相同的,如何排序?
(1)文史、理工類。
答:總分(總成績+加分分值)—總成績(高考文化科各科成績之和)—語文科成績—數學科成績—綜合科成績—外語科成績(不含口試成績)。即:同科類考生按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總分高者排在前面;如果總分相同,則按總成績排序,總成績高者排在前面;依次類推。每位考生的總分、總成績位次可通過廣西招生考試院官網查閱。
(2)藝術類。
答:按美術類、書法類、音樂類、舞蹈類、播音主持類、廣播影視編導類、航空服務類7個專業類別分別計算綜合分,報考多個專業類別的考生將有多個綜合分。對總分和藝術統考成績均上線的考生,按綜合分、分專業類別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綜合分相同時,按相應專業類別藝術統考成績排序,相應專業類別藝術統考成績也相同時,按總分排序(總分排序規則見上述文史、理工類考生排序)。按上述規則排在前面的考生為高位次考生,排在后面的考生為低位次考生。
(3)體育類。
答:對總分和體育統考成績均上線的考生,按綜合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綜合分相同時,按體育統考成績排序,體育統考成績也相同時,按總分排序(總分排序規則見上述文史、理工類考生排序)。按上述規則排在前面的考生為高位次考生,排在后面的考生為低位次考生。
23.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投檔時是否包含普通高考加分?
根據教育部規定,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均不適用于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藝術類專業(含獨立設置藝術類院校招生的藝術類專業、參照獨立設置藝術院校招生的專業)、強基計劃、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高校專項計劃等招生項目。
24.投檔時普通高考加分分值如何使用?
答:全國性加分項目的加分適用于所有高校的招生錄取(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項目除外),地方性加分只適用于考生所在省的省屬高校的招生錄取(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項目除外)。因此,排序投檔時,對考生填報的區外高校,若考生同時滿足多項加分政策,將取其全國性加分項目中分值最高的一項加分計入總分;對考生填報的區內高校,若考生同時滿足多項加分政策,將取其所有加分項目中分值最高的一項加分計入總分。
今年報考考生的加分資格已全部審核完畢,并已在廣西招生考試院官網進行公示,考生可登錄查看。
|
關于廣西高考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gangguanzhidu.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