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教師在廣東省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中榮獲佳績 |
http://www.gangguanzhidu.com 2025年5月4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
4月23日,廣東省第七屆高校(本科)青年教師教學大賽頒獎暨成果展示大會在中山大學舉行。在本屆大賽中,廣州城市理工學院國際商學院教師龔夢穎獲一等獎,土木工程學院教師肖新瑜獲二等獎,外國語學院教師孫向宇,珠寶學院教師聶可實、潘美麗獲三等獎。學校獲優秀組織獎。

頒獎現場(主辦方 提供)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教師在大賽中獲獎,體現了學校對青年教師培養的成效。近年來,學校根據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不斷完善教師培養體系,以教學競賽為抓手,建立常態化備賽機制,驅動教師改革創新。學校通過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強化師德教育、示范培訓、名師引領等舉措,開展了人工智能賦能課程建設、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等多種形式的培訓,組織教師赴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澳門科技大學等高水平大學研修,組織開展各級各類教學比賽,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發展平臺。
未來,學校將繼續切實踐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宗旨,拓展競賽成果的轉化應用,將備賽過程中凝練的經驗應用到教學活動中。激勵和引導更多青年教師不斷鉆研和提升專業能力、教學技能和育人水平,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營銷學原理》課堂(龔夢穎 提供)
《營銷學原理》為廣州城市理工學院國際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課程負責人龔夢穎在課程建設期間同步開展多項教研教改項目。圍繞學生成長與專業發展,持續推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
課程聚焦營銷學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融合人文社會科學、數據分析等多學科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市場洞察力、創新思維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通過案例分析、實踐項目、小組合作等多元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關注數字經濟、新零售、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幫助他們將專業知識與時代需求緊密結合,提升在國際商業環境中的綜合競爭力。

《材料力學》課堂(肖新瑜 提供)
《材料力學》是土木工程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課程負責人為肖新瑜,課程的《壓桿穩定》章節授課課堂被認定為廣東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改革示范課堂。課程以研究材料在各類載荷作用下的力學行為及規律為核心,內容涵蓋拉伸與壓縮、剪切、扭轉、彎曲等四大基本變形形式及組合變形,壓桿穩定性分析,復雜應力狀態的理論解析等知識模塊,形成了系統化的知識結構,貫穿基礎理論與工程實踐,注重為工程結構與構件設計提供理論支撐,培養學生嚴謹的工程力學思維。
本課程提出并實踐了“融工程、融前沿、融人文”的三融課程思政體系,將課程思政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通過基于知識圖譜的數字化個性化學習方案,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塑造相結合,創新教學形式,賦能學生成長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專業能力的新時代工程人才。

《高級日語》課堂(孫向宇 提供)
《高級日語》為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三年級的核心課程,課程負責人孫向宇參與省級教改項目2項,主持高級日語課程校級教改項目一項。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日語高階詞匯、語法、句型及相應的表達方式與表達技巧,進一步豐富日本社會、經濟、文化、文學相關知識,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譯”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并形成較強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課程通過教師自創的“四段研討式教學法”,聚焦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辨能力和邏輯性思維的形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民族自豪感和家國情懷,培養學生用日語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為中華文化在日本乃至世界的傳播貢獻力量。

《首飾加工與制作(二)》課堂(聶可實 提供)
《首飾加工與制作(二)》是珠寶學院產品設計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課程聚焦珠寶首飾設計專業,引入世界技能大賽首飾加工模塊的評分標準和要求,運用多學科專業融合、課堂上多次演示實驗過程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技能水平。
基于本課程申報的《技能大賽模式下首飾加工課程教學改革》項目,為校級質量工程項目。在此基礎上組成技能大賽集訓隊,課程負責人聶可實老師帶領學生參加相應比賽。學生通過學習首飾工藝學,掌握首飾加工技能,自由設計制作首飾作品。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融合非遺技藝,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推廣,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服裝面料設計》課堂(潘美麗 提供)
《服裝面料設計》是面向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二年級第一學期開設的專業必修課,該課程為一流課程培育項目。課程負責人潘美麗指導學生設計作品《只此青綠》參加第四屆溫州國際雙年展榮獲“銀獎”;指導學生設計作品《琢花鏤影》參加第19屆真皮標志杯中國國際箱包皮具設計大賽榮獲“最佳制作獎”;指導學生設計作品《ZERO-G》參加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皮革皮具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課程圍繞新文科“創新復合型人才培養”需求,以素養為導向,構建“審美修養、知識融合、技術集成”融合性目標體系,以面料設計程序為抓手,打造“五入一體”全方位的課程思政實現路徑,以實踐產出為核心,打通“亮點工程、創新創業、行業大賽”多形式實踐渠道,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建立“六結合三重點”立體性評價標準,助力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實現持續進步。(記者 高睿一)
|
關于廣州城市理工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gangguanzhidu.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