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強基這樣培養 | 創新科技前沿,探索化學之美
http://www.gangguanzhidu.com  2024年4月18日  來源:南大招生小藍鯨

  南京大學2024年繼續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使他們成為肩負時代使命、具備全球視野、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社會發展的未來各行各業拔尖領軍人才和國家重大戰略領域后備人才。今天讓我們走近化學專業,全面了解人才培養特色與優勢。

  01、強基專業介紹

  化學專業強基計劃的培養單位是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化學院系之一,始建于1920年,后由原中央大學化學系和金陵大學化學系合并成立南京大學化學系,1993年成立化學化工學院。學院化學學科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017年,學院“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兩學科均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2021年,兩個學科再次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2022年化學學科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取得優異成績。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36人,其中教授105人,副教授45人,準聘教師7人。教師隊伍中有中科院院士3人,9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8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4人入選國家特殊人才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入選國家特殊人才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項目, 20人獲得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資助,29人獲得國家青年人才計劃項目資助。

  學院是全國最早批準的化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單位,首批入選“基礎學科(化學)人才培養基地”(1991)、“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2009)、“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06)、“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19)、“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0)、“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強基計劃)”(2020)。近年來,學院先后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入選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門。教育部拔尖計劃榮譽獎項2個,全國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二等獎1項。

  學院擁有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介觀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江蘇省先進有機材料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學院近年來承擔和完成了一大批國家科研課題和科技開發項目,每年獲得的科研經費超過1億元,發表SCI學術論文600余篇。最新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顯示,南京大學化學學科論文總數和被引總數在全球科研機構中排名第21和25,繼續位居全球前萬分之二。世界大學專業排名顯示,化學學科在全球排名第20位;上海軟科排名顯示,化學學科在全球排名第25位,化學工程學科在全球排名第37位;自然出版指數(Nature Index)顯示,化學學科位居全球科研機構排名第5位,全球高校第2位。學院先后榮獲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國家級及省部級獎勵140余項。學院將自主知識產權成果轉移,成立江蘇南大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掛牌上市。

  一個世紀以來,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卓越人才,已成為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和良好聲譽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學院具有濃厚的學術氛圍、嚴謹的治學傳統和踏實的工作作風,有52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曾先后在此學習或任教。學院畢業生中有一大批在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中成為領軍人才,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0名。

  02、強基人才培養

  南京大學化學專業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化學學科拔尖的學生。學院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以下簡稱“強基學生”)制定單獨人才培養方案和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1.“復合三位一體”科教協同的培養機制

  針對強基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執行“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理念。以“志趣為導向、個性化培養、追求卓越”為核心,構建了“課程體系-研究型教學-科創活動”相互支撐、“導學研討-氛圍營造-實驗室輪轉”相互協同、“大創項目-科創競賽-導師課題”相互銜接和“名師領銜-平臺開放-制度建設”全面保障的“復合三位一體”科創能力系統性培養機制。通過“復合三位一體”機制的構建與實施,更新了教學觀念,提升了教學水平,推動了教學相長,建立了與強基學生科創能力相適應的保障機制,探索出強基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新路徑。

  2.“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教育模式

  對強基學生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在小班化教學的基礎上,根據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定制培養方案,從入學起即配備學業導師,建立起“一人一方案,一人一課表,一人一導師”教學體系。課程內容難易程度層次分明,教學方式要充分地做到師生互動、小組研討,讓學生在彼此之中的討論、思辨、挑戰中產生思想的碰撞,讓學生在名師的互動引領下發現化學科學的精妙,強化對化學及交叉學科的興趣,發現自己的不足,主動去深入學習和研究。

  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國內外多所著名高校、科研機構和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的交流合作關系,成功主辦了一系列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學院設立了“南京大學戴安邦學術講壇”和“名師講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院講學和開展學術交流,開闊師生的學術視野。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學、悉尼大學、安大略理工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開展交流合作。

  3.“三層次、六模塊”的創新性課程體系

  通過改革優化課程體系,推行研究型教學,形成了“三層次、六模塊”的創新性課程體系。在一、二年級,全面開設新生研討課程和通識教育課程,注重強基學生學習習慣、學科興趣、創新思維的培養。其中,新生研討課以小班形式開設,主講教師是學院各學科領域的知名學者、教授,授課方式以教師引領、學生主動探究為主,課程內容是能夠激勵并開闊學生知識視野的前沿專題。在二、三年級,加強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通過對數理課程學習內容的強化、化學核心專業課程的整合與提升,使學生具有寬厚的數、理、化、生等理科基礎,學科視野開闊,專業知識扎實,為其在化學以及相關交叉學科領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于高年級學生,在專業課的基礎上增設高年級研討課和國際化課程。高年級研討課屬于學科前沿課程,強調小班化的班級規模和研討性的教學方式,著力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對學科某一領域的深入探究。國際化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為其今后融入國際學術界打下基礎。


  4、合理的動態進出機制和本研銜接的培養模式

  強化質量保障機制,建立科學化多階段的動態進出機制,對進入強基計劃的學生進行綜合考查、科學分流。以靈活的階段性考核實現動態進出,確保將熱愛基礎學科、具有創新精神和研究潛力的優秀學生吸納到強基計劃中。在第三年末對強基學生進行考核,對于達到轉段要求者,按照有關規定轉段進入研究生培養階段,建立“3 + 1 + X”本研銜接的培養模式。本科階段培養要夯實基礎學科能力素養,研究生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探索學科交叉培養。
 關于南京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gangguanzhidu.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在线看片|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vr |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中文字幕在线最新在线不卡| 97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二区| 色多多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做一级做片性十三| 小宝极品内射国产在线|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2017狠狠干|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无遮挡h肉动漫网站|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日本a免费观看| 毛片免费vip会员在线看| 强开小娟嫩苞又嫩又紧| 国产三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穿长筒袜的有夫之妇hd中文| 成品大香煮伊在2021一|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91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把女人c爽的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