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成立航天北斗技術學院 |
http://www.gangguanzhidu.com 2025年5月8日 來源: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 |
|
4月30日上午,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時空智能與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會在南海校區舉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子卿,廣東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吳艷玲,學校黨委書記杜安國出席會議。
李德仁院士以“時空智能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為題,深入闡述了時空智能在推動新質生產力中的核心作用。他指出,時空信息服務正從PNT向PNTRC升級,通導遙一體化技術為智慧城市、環境監測等領域提供了強大支撐,未來需加速空天信息服務的智能化與大眾化應用,為國家發展筑牢技術基礎。
魏子卿院士聚焦“X射線脈沖星導航”這一前沿領域,介紹了其自主性、高精度等獨特優勢及其在航天導航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他指出,脈沖星導航將在近地空間有望實現百米級精度,在深空及星際航行中相關設備將向微型化、輕量化、節能化發展,為宇宙探索提供有力支撐。
會上,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成立航天北斗技術學院,簽約共建低空經濟示范與培訓基地,并與廣東中科凱澤信息科技公司簽署“博士后聯合培養基地”協議,與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東華理工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簽署“應用人才聯合培養基地”協議。學校將與簽約單位在產科教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人才共育;在本科生聯合培養中實現職普融通,在研究生聯合培養中,將以學位論文研究領域為教學科研核心,重點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
杜安國表示,成立航天北斗技術學院是學校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服務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舉措,是學校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需求、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實踐。學院將聚焦航天北斗、時空智能技術領域,重點打造衛星遙感科學與技術、時空智能技術、低空技術與工程應用等特色專業群,與行業領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同開發課程體系、共建實訓基地、共育專業人才,著力打造航天北斗領域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高地,樹立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新標桿。
杜安國介紹,近年來,學校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主動對接廣東戰略性產業集群和“制造業當家”發展需求,形成專業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在現有13個專業群(國家級2個、省級9個)基礎上,圍繞數字創意、新材料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航空北斗技術應用、人工智能、綠色環保、現代商貿等產業領域,打造本科專業引領下的專業群發展新格局,培養服務廣東“傳統產業數智升級、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未來產業孕育孵化”的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技術技能人才。
會議線上線下同步開展,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秘書長劉大可,學校黨委副書記梁艷珍,桂林理工大學副校長周國清,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副校長張烈平,北京交通大學自動化與智能學院院長蔡伯根,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院長祝會忠,東華理工大學測繪與空間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魯鐵定,武漢大學孫紅星教授、金文杰教授等領導、專家、企業代表、師生代表共300余人現場參會。職業院校跨區域協同發展共同體中相關職業院校思政工作骨干、學生代表以及惠來縣、德慶縣中學師生代表共3000余人線上聆聽報告。
|
關于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gangguanzhidu.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