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產”而生隨“產”而進——上海電機學院推進產教融合的探索與實踐
作者:胡晟
2019年9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6部委聯合發出《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發改社會〔2019〕1558號)》的通知。2020年8月,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財政局等七個委辦局聯合印發《上海市建設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方案(滬發改社〔2020〕41號)》。2021年1月6日臨港新片區國家產教融合試點核心示范區揭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國家產教融合試點核心區建設方案》正式發布。對接國家和上海市關于大力開展產教融合工作的部署,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的高等學校,如何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施產教融合是高校面臨的新挑戰、新任務。
一、因產而生,堅持“學校工廠合一,教學生產并重”培養電機制造人才
1、因產而生,堅持“學校工廠合一,教學生產并重”的辦學模式。
上海電機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53年的上海電機制造學校,1985年在全國首批試點舉辦五年制技術專科教育,200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高職高專院校,2004年9月,學校更名為上海電機學院,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上海電機學院:因“產”而生隨“產”而進
2013年以前學校隸屬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是典型的校企合作辦學,1958年,劉少奇同志來校視察,在聽取時任副校長嚴雪怡同志匯報后,劉少奇同志肯定了我校“學校工廠合一,教學生產并重”的辦學經驗。
學校在2013年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劃轉到上海市教委,并由上海市教委與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合作共建。
2002年,學校與上海電氣集團共建上海電氣李斌技師學院培養高技能人才,李斌技師學院實施校企深度融合,由上海電氣集團出資建設,學院教師來自上海電機學院。在十九年的發展中,李斌技師學院已培養技能人才15萬余人。
2、“三雙四共”培養卓越的現場工程師
在68年的辦學中,學校積累了豐富的產教融合辦學經驗,形成了“三雙四共”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卓越的“現場工程師”。學校實施校企“雙院長”制、學科專業校企“雙負責人”制、人才培養校企“雙導師”制,由校企雙方“共制人才培養方案、共創實驗實訓基地、共組雙師型教師隊伍、共建教學課程資源”。
二、隨產而進,推進產教融合,培養智能制造人才
隨著“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制造方向發展,智能制造業的發展對相關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于2019年8月正式成立,臨港新片區致力于打造世界級智能制造產業中心,目前已聚集了中國商飛、上海電氣、特斯拉等一批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通過對智能制造企業的調研,發現企業迫切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和具有交叉復合能力的現場工程師。
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順勢而為,大力深化產教融合,采取了如下舉措:
1、政企校融合,建設智能制造學院培養交叉復合人才
2016年上海電機學院在臨港地區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德智能制造學院,與德國凱撒斯勞滕應用技術大學等國外高校合作,采用2+2模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智能制造人才。2018年,在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項目支持下,學校進一步擴大人才培養模式,成立了“智能制造學院”,培養機電信交叉復合的高等應用技術人才。
2、深化產教融合,建設現代產業學院
2020年,學校繼續圍繞產教融合進行深化改革,探索學校與企業共建產業學院的新機制和新模式,由校企共建“臨港新片區智能制造產業學院”。
臨港新片區智能制造產業學院以學校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共建的智能制造學院以及與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共建的李斌技師學院為基石,以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智能制造工程專業組成的智能制造專業群為主體,聯合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上海智能制造系統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贄豐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犀浦智能系統有限公司等四家臨港智能制造龍頭企業共建。
上海電機學院:因“產”而生隨“產”而進
為推進產教融合,學校加強頂層設計,將在人財物上予以大力支持:在在十四五期間,以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產教融合型應用技術大學為戰略目標,并且學校確定三期建設一棟1.6萬平的產教融合大樓,支持學校產教融合型大學建設。
3.立足產業需求,構建多層次一體化的職業人才培養立交橋
智能制造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多層次的,既需要現場工程師和高層次的技術開發人才,也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上海電機學院具備中職、高職、本科、專業碩士等各層各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經驗,并且目前兼具高職、本科、專業碩士的培養層次。
近年來為適應構建現代職教體系的需求,開展了多層次人才貫通培養的試點工作,包括中高貫通、中本貫通、高本貫通的所有貫通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先后與臨港科技學校等7所中職學校合作開展中高貫通培養、中本貫通培養模式試點工作;與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開展學制五年的高本貫通人才培養試點工作。
為了凸顯在貫通人才培養體系中應用型本科的牽引作用,上海電機學院成立了“上海電機學院貫通培養管理委員會”,并組建了高本貫通培養管理工作組、中本貫通培養管理工作組和中高貫通培養管理工作組,成立了中高、中本和高本貫通教學協作組,具體開展貫通培養的管理和質量監控等工作,形成了能保證貫通培養人才培養質量的長效機制。
4、對接產業需求,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
上海電機學院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人才資源,結合臨港新片區企業的重大技術研發需求,組建了產業技術研究院,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組建不同領域的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團隊,實施創新鏈與教育鏈的無縫對接。
2020年9月,學校與佛山市高明區共建“新型電機電控研究院”,通過產教融合全面打造國內外新型電機和電控領域一流研發機構,建設新型電機和電控新興學科。2021年1月6日,學校與藍戈智能科技(廣東)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協議,雙方將立足臨港新片區共建“臨港明戈新型電機電控產業學院”,將在臨港產教融合示范區核心區打造國內外新型電機和電控領域一流研發和教育機構,致力于培養電機、電控領域高級人才的培養。
未來上海電機學院將在臨港地區發展上立足自身實際、依托自身資源和區域資源優勢不斷創新,全力助推臨港新片區產教融合新發展,力爭把學校建設為高水平產教融合型應用技術大學。
(作者為上海電機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