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勇院長在上海戲劇學院2023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演講——上戲“小傳統”與中華文化“大傳統”
http://www.gangguanzhidu.com  2023年9月19日  來源:上海戲劇學院

親愛的2023級新同學,老師們、家長們、朋友們:

  大家好!

  首先我要代表學校向990位新同學表示祝賀!祝賀你們加入了上戲大家庭,也感謝你們選擇上戲作為人生的下一站;感謝大家把青春時代人生最美麗的年華安與上戲風雨同行。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每年這個時節,我們都歡欣鼓舞,舉行隆重的儀式,敞開熱情的懷抱,歡迎來自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新同學,迎接來自五湖四海、遠渡重洋的留學生同學。

  990名新同學中,本科生643名,碩士研究生301人,博士生46人,上戲大家庭人丁興旺,今年的入學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上戲曾經是座小而美的學校。以本科生為例,10年前的2013年,新生是498人,20年前的2003年,340人;30年前的1993年,97人;40年前的1983年,僅僅招收21人。

  滄海桑田,今非昔比。上戲的發展是與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同步的,也是與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崛起一致的。仔細分析一下,主要的增長是因為戲曲、舞蹈、電影、管理等專業的增加;40年來,我們由原來的華山路50畝土地的校區發展成布局在浦江兩岸的四個定位鮮明的校區,由單一的戲劇學科發展為戲劇、戲曲、影視、舞蹈、設計、管理等多學科的綜合性藝術大學。

  當今世界性的高等藝術院校發展呈現兩種不同的局勢,一是專業性藝術院校持續引領,二是綜合性藝術院校日新月異,但總體上,世界性的藝術院校發展越來越強調綜合和交叉,這與知識迭代、學科融合、專業升級、科技發展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上戲的發展無疑也是順應這樣一個時代的潮流。所以,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上戲給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提供了多元發展的土壤和更多選擇的機會,我們要善于與其他專業、學科的同學互相合作、互相切磋、互相交流。

  每年畢業季我要代表學校做一個畢結業典禮的發言,開學季要做開學典禮的發言。大家都知道,這兩篇稿子是我最最重視的,我自己要一個字一個句子寫出來,從構思到成文,絕不比寫一篇學術論文容易。

  不過今年,我一開始也想走捷徑,想請教ChatGPT,我向它下指令,輸入了關鍵詞,要它給我寫出5000字。結果真是令人大失所望;而且還怎么都寫不到5000字。

  這幾年,元宇宙和ChatGDP、人工智能成為熱點,我們必須去擁抱新技術,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技術是人類智慧的產物,它決不能替代人類,尤其是極富創造性和想象力的藝術創造,因而,對技術的發展我們要抱著警惕的態度。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類這個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永遠有技術不能代替的東西,那就是人性、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如果我們過渡依賴技術,就必然向相反的方向滑落。

  美國人類學家羅伯特雷德菲爾斯提出“小傳統”和“大傳統”的概念,我想借用這兩個概念,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上戲的“小傳統”和中華文化的“大傳統”。

  2025年是上戲80建校周年,今天在座在諸位都能躬逢其盛,代代學人薪火相傳,構筑了上戲獨特的風景,形成上戲的“小傳統”。

  上戲的小傳統,還得追索到1945年抗戰烽火之后,在北四川路的橫浜橋成立的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后來公認的五大創始人李健吾、黃佐臨、顧毓琇、顧仲彝、熊佛西。他們的每一個名字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五位創始人都留學海外、學貫中西,以戲劇為業,為國家民族振興為務,在那樣一個風雨如晦的歲月開創了上戲宏大壯闊的歷史。

  在華山路校區,我們能看到有四棟保護建筑是以創始人命名的,每一個上戲人都應該了解他們名字的背后的歷史和故事、精神和追求。

  華山路的紅樓,是上世紀50年代學校遷址華山路后建設的唯一的教學樓,這是仿照北大沙灘紅樓而建的,目的就是要承續北大紅樓蘊藏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傳統。每個上戲人都對鐫刻在紅樓面壁上的那段金字耳熟能詳,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上戲的校訓,后來我們凝練為“至善至美”四個字,請余秋雨老師提字,鐫刻在昌林路校區電影學院大樓的墻壁上。

  1947年,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兩周年校慶特刊上,熊佛西老校長發表《校慶抒感懷》。這是先生第一次以校長的身份為這所年輕的學校寫下他的所思所想:

  培養人才的目標,我以為,首先應該注重人格的陶鑄,使每個戲劇青年都有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愛民族,愛國家,辨是非,有情操的人,然后他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所以本校的訓練體系,不僅是授予學生戲劇的專門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還要訓練他們如何做人。

  熊佛西校長后來更進一步地闡述他的思想:要訓練一個藝術家,得先訓練一個比藝術家還要偉大的工作。一個藝人,他應該具有一個中國青年應有之知識,如中國的歷史、地理及中國的文學等,這是一個至要的基礎,打下基礎穩固了以后再上臺去,那才是一個健全的藝人了!

  其實簡單地說,篳路藍縷的開創者們給上戲奠基性的基因,就是要培養成人全人的思想,就是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目標,這成為上戲傳統中最值得我們珍惜、承繼和發揚的東西。

  熊佛西先生作為一個戲劇教育家值得我們銘記,其實他的戲劇實踐也值得我們今天汲取。這就是他上世紀30年代在河北定縣從事農民戲劇的研究與實踐,試圖以戲劇教育實現“改進生活,改善環境,而達到農村建設乃至民族再造、民族復興的最大企圖”。

  把戲劇教育戲劇實踐與國家民族復興、鄉村振興結合起來,開辟了上戲光榮的藝術教育傳統,直到今天,上戲人還繼承這一光榮的傳統,戲文系陸軍教授連續不斷堅持近20年,在松江進行農民戲劇人才的培養和鄉村戲劇實踐;舞臺美術系韓生教授在山東常山莊創作的鄉村劇場《沂蒙四季》,讓農民演登上舞臺,劇目入選國家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上戲是個大家庭,這是上戲長期以來形成的又一個優秀傳統,我們總結為“家園精神”,就是上戲師生有著親如一家的情懷,上戲人特別有愛心、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我希望老師們更加關心關愛我們的同學,現在學校規模不似當年,聽說當年熊佛西先生,每天早晨在華山路校園轉一圈,就把學校很多工作安排好了,甚至每一個學生他都能叫出名字,現在學生多了,恐怕我們很難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了,但我希望我們關愛學生的傳統不能丟;在座諸位,有不少遠離父母,要獨自闖天下,我希望大家在遇到自己一時克服不了的困難、遭到一時想不通的困惑,都不能一個人獨自去扛,不要忘記身邊的輔導員、班主任,還有老師和同學,上戲是一個有競爭有挑戰的校園,也更是一個充滿了溫暖氣息的家園。

  上戲小傳統有很多,上面我只列舉一二,向新同學們介紹,與大家共勉。

  暑假我利用花了兩個半天,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長安三萬里》,一部是《封神第一部》,感受很多,我想問一下在座同學們,看過這兩部電影有多少?或者看過其中的一部有多少?在座的來自電影學院的同學們,看過兩部的舉手?看過其中一部的舉手?如果大家看得少,我就會有一點點失望,因為這是兩部全社會都在關注的電影,兩部現象級的國產電影,值得我們每一位熱愛藝術的上戲同學去觀看、去研究、去思考。

  中國電影在制作和技術方面已經處于國際頂尖水平,為什么?因為電影的改革起步早也很徹底,戲劇就有點反復,改革到現在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和探討的地方,上戲以戲劇教育為基礎,其實我們也培養了大批優秀電影人,這些年電影學院的發展有目共睹,戲劇和電影如何更好地攜手并進、優勢互補,也是一個值得我們繼續探索的命題。

  談這兩部電影,其實我更關心兩部電影的取材,就是中國古代的題材,傳統的人物,一個是唐詩,一個是神話,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長安三萬里》其實是借盛唐故事的軀殼,傳達當代人的情感,長安、揚州就是當下的北上廣,電影借李白和高適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不是要回到大唐盛世,是在文化精神上給我們提供人生激情和啟示。

  近年來中國戲劇影視有一個取向,就是回到傳統,對傳統進行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其實就是我今天要講的中華文化“大傳統”。

  近代以來,我們經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上世紀80年代兩次文化復興,總體上看,這兩次文化復興都建立的東西方文化對立的視角,近代以來落后被動挨打的局面造成了民族心里的負重、文化上的自卑。

  諸位新生中04、05年出生的有513位,是真正的Z時代了,你們這一代生活在新時代、在信息文明中成長,是自信和平視的一代,這個判斷我大致是相信的。因此今天我愿意在這里與大家探討中華文化的“大傳統”。

  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如此高度認識,回到傳統,注重經典、解讀經典,我們就會為創作經典打下基礎。

  實話說,在上戲的傳統中,有一度,輕忽了閱讀經典,還是熊佛西先生,早在1941年《寫給戲劇青年的第五信》中就說,“多讀書,多旅行,多思想,多接觸各個階層生活,這比什么都重要”,也是把讀書放在第一位。我們每個專業都應該都有最基本的必讀書目,這學期開始,我們修訂了本科培養方案,新的方案有不少變化,特別是有四大模塊構成的通識選修課,在戲劇奠基這一模塊安排了每個周三晚上“劇本之夜”的活動,就是強調對經典的閱讀,值得大家關注。

  我們有理由相信,上戲的小傳統構成上戲的特質,中華文化的大傳統成為我們追溯的源頭,創造未來的無窮動力。

  上戲學工部、團委的工作很有特色,每年都面向全體新生征集開學典禮發言代表,今年開啟了“我們的故事”特別專欄,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細閱讀,我也希望所有的上戲人都能花一點時間來傾聽新同學的心聲和他們對未來的美好暢想。每一篇都文辭絢爛、意蘊豐厚,我為這一代同學們洋溢的青春、滿滿的自信、高揚的理性感到驕傲和自豪。

  來自遵義李瑞思同學,從小就是紅色遵義宣講員,熟知相隔1800公里的遵義和上海兩地在革命年代先后播下的紅色火種,在新中國建設時期以東西協作的方式,繼續燎原,在新時代,上海和遵義繼續著對口合作與支援!因此,她說,她是帶著山的堅韌和海的向往,踏上了這場山與海的奔赴。來自河南新鄭的趙之燁同學,驕傲于自己成長于一座文脈昌盛的小城,他說這是他能夠研習戲文的底氣,他還說,現在來到上海這座城,希望自己和大家一起共赴蝶變。

  兩位同學不約而同的把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延展的文脈、熏染的傳統,與眼前的上海、上戲鏈接起來,并不偶然,能看到他們的眼光與胸襟,也印證了我今年要講的小傳統和大傳統的主題。

  我們欣慰年青的上戲人,入校前已經具備了磅礴的家國情懷,深沉的歷史意識。

  藍圖已經展現,我們相信,未來屬于在座每一位上戲人!

 關于上海戲劇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gangguanzhidu.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白桦楚然小说叫什么|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蝴蝶网|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在免费jizzjizz在线播| 成人动漫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一级黄色毛片| 黄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va在线视频观看| 自拍偷拍校园春色|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男女交性特一级|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入口| 成人午夜国产内射主播|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用我的手指搅乱我吧第五集|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学渣坐在学长的棒棒上写作业作文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 性欧美暴力猛交xxxxx高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男人j进入女人j内部免费网站|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80s国产成年女人毛片|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