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復旦大學新增24個雙學士學位項目︱打造復合型人才新路徑 |
http://www.gangguanzhidu.com 2025年5月6日 來源:復旦大學 |
|
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近日發布《關于公布2025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名單的通知》(滬學位〔2025〕2號),復旦大學24個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以下簡稱雙學士學位項目)成功獲批。學校將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原則,持續完善項目實施管理辦法、各類人才培養項目方案,加強專業交叉融通內涵建設,依法依規有序開展學位授予工作,確保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質量。
雙學士學位項目
“歷史學-旅游管理”
根據全面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結合國家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國家戰略,依托復旦大學歷史學科深厚的底蘊和旅游學科的廣泛業界資源,以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場景為核心,“歷史學-旅游管理”雙學士學位項目旨在培養具備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扎實旅游專業知識,熟悉文化與遺產活化利用理論背景與應用場景,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研究思維和實踐判斷能力,“知歷史、懂遺產、精運營、有情懷、強創新”的文化遺產管理與旅游管理復合型專業人才。
雙學士學位項目
“法語/日語/朝鮮語/西班牙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此次獲批的“法語/日語/朝鮮語/西班牙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共四項外語類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共同建設,貫徹“融合引領、交叉創新”的學科發展理念,著力推進“新文科”與“新工科”的融合創新,聚力培養兼具國際視野、外語與計算機跨學科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頂尖人才,承載國家人才培養戰略需求。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強強聯手,已于2024年共同建設了“英語/翻譯/俄語/德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四個雙學士學位項目,首批學生經過系統培養,育人成效顯著,學生學業表現優異,平均績點達3.54,其中最高績點高達3.95。為確保學生日常管理和培養工作順利進行,雙方組建了“外語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學士學位項目工作小組”,為項目實施精心配置最優質的師資力量,提供最優良的教學條件。雙方將聯合開設一系列交叉融合課程,并與華為等頭部IT企業創建校外聯合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訓機會,全面提升了修讀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
新獲批的四項雙學士學位項目,將繼續傳承前期四個項目的優勢,響應社會需求,依托復旦大學綜合型大學的優勢,進一步探索更系統、更持久、更豐富的本科生跨學科培養路徑,培養具有扎實的外語和計算機能力、語言文化素養、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的跨學科人才,相應語種的完善也必將會為語言研究和計算機科學的交叉研究和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雙學士學位項目
“新聞學-經濟學”
“新聞學-經濟學”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經濟學院聯合推出,本項目深度融合新聞學與經濟學學科優勢,旨在培養政治立場堅定,既熟練掌握新聞傳播專業技能,又精通經濟學理論與實踐,能夠適應新時代媒體融合、經濟全球化發展需求,在財經新聞、傳媒經濟、金融公關等領域發揮卓越才能的復合型精英人才,為社會輸送兼具新聞敏銳視角與經濟分析智慧的專業力量。
雙學士學位項目
“新聞學-國際政治(全球領導力方向)”
“新聞學-國際政治(全球領導力方向)”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聯合推出,該項目精準呼應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發展戰略,立足綜合性大學多元學科生態,創新文、社學科融合范式,開辟新聞學與國際政治協同育人新路徑,旨在深度融合兩大學科專長,打造跨學科的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本項目緊扣時代脈搏,培養既精通新聞傳播學理論與實踐,又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國際政治、國際法、政治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雙學士學位項目
“新聞學-社會學”
“新聞學-社會學”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聯合推出,精準對接社會發展前沿需求,立足綜合性大學多元學科生態,創新文、社學科融合范式,學術資源豐富、師資力量卓越,教學設施先進。旨在培養既精通新聞傳播學理論與實踐,又深諳社會學洞察社會肌理之道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滿足新時代對高素質、跨學科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
雙學士學位項目
“新聞學-法學”
“新聞學-法學”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法學院聯合推出,精準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發展前沿需求,旨在培養具有新聞傳播學與法學專業知識、執業技能和發展潛質的新聞學與法學高端復合型本科人才。學生可在新聞媒體從事法治新聞報道,在相關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公共傳播與溝通管理工作,亦可從事立法、司法與法律服務工作,以及在相關領域從事教育與科研工作,為解決社會復雜問題注入創新活力。
雙學士學位項目
“傳播學-社會學”
“傳播學-社會學”雙學士學位項目是依托復旦大學傳播學、社會學兩大具有深厚底蘊且極具影響力的學科而設立的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旨在通過科學性、創新性、前沿性的課程體系深度融合兩大學科專長,打破學科壁壘,培養兼備專業深度與跨學科視野的復合型人才。項目致力于系統構建學生在傳播學理論、媒介實踐與社會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識體系,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跨學科視角分析社會傳播現象的能力,以及提升學生將傳播實踐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相結合的綜合素養,使其成為能夠勝任傳媒機構、政府部門、智庫研究、國際組織、企業公關等多領域工作需求的新時代人才。
雙學士學位項目
“財政學-人工智能”
“財政學-人工智能”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公共經濟學系推出,聯合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共同培養。項目融合了國家雙一流專業應用經濟學中的財政學和前沿學科人工智能兩大領域,致力于培養能夠熟練掌握智能稅務系統、數字化財務管理、智能化經濟社會問題分析等關鍵技術與工具的復合型人才。項目課程涵蓋經濟學基礎理論和方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方法、人工智能在財政稅收領域運用等模塊。畢業生將在財政、稅務、宏觀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和實踐,以及在金融、審計、咨詢等專業服務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雙學士學位項目
“市場營銷-人工智能”
“市場營銷-人工智能”雙學士學位項目由管理學院與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強強聯合打造,以培養“商業智能革新者”為目標,致力于塑造兼具全球化商業視野與AI技術落地能力的復合型戰略人才。項目深度融合市場營銷學科的消費洞察、品牌運營方法論與人工智能領域的數據建模、算法設計技術優勢,聚焦數字化浪潮下的智能營銷系統開發、AI決策優化、多模態用戶行為分析等前沿領域。課程體系以“雙核驅動、交叉融合”為特色:一方面夯實公共通識基礎與市場營銷核心課程(如消費者行為學),另一方面構建人工智能技術主線(含Python高階編程、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同時開設“AI+營銷”融合創新課程群(如生成式AI與內容營銷),通過校企合作實驗室與商業場景實戰項目,強化學生運用AI技術解決市場問題的能力。畢業生將具備雙重核心優勢:既能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市場洞察、構建動態定價模型,又能創新市場營銷戰略,主導品牌數字化運營與智能營銷生態設計。未來可在各個領域推動技術與商業深度融合,為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創新與國家戰略發展提供復合型人才支撐。
雙學士學位項目
“社會工作-人工智能”
“社會工作-人工智能”雙學位項目旨在實現社會服務與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發揮“以人為本、以能力為根基,以實踐研究為中心”的學科優勢,聚焦基層社區治理、兒童家庭社會工作、健康社會工作三個方向,整合兩個專業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構建面向中國社會數智化轉型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以服務國家戰略發展大局和地方社會發展需求。學生將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廣博的跨學科知識,能夠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政策分析、需求評估、方案設計和直接臨床服務,不斷優化社會工作服務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具備解決復雜社會問題的核心能力和素養,掌握人工智能在學術研究、社會治理、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創新性應用,從而能在黨政機關、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等多個領域中從事與社會工作、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究、規劃、管理和服務工作,成為推動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實施、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服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專精人才。
雙學士學位項目
“信息與計算科學-人工智能”
本項目由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聯合上海數學中心以及計算與智能創新學院推出,旨在培養既懂數學又懂人工智能的高端復合型人才。匯聚了基礎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運籌優化與控制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優秀教師,組建強大課程團隊,圍繞核心共同關切去設計和優化課程,提供全面的知識體系和跨學科的視野。與AI頭部企業和研究機構保持緊密聯系,為實踐教學和科研合作提供平臺,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
雙學士學位項目
“環境科學-智能科學與技術
(人工智能方向)”
“環境科學-智能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方向)”項目依托一流學科和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推動環境科學和人工智能交叉融合人才培養。針對國家重大需求,強調知識和應用,培養既掌握環境科學和人工智能知識又能應用于具體場景的復合型領軍人才,服務于我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環境管理、綠色金融事業。培養學生從事環境大數據分析與挖掘、智能環境監測、環境系統智能模擬與預測、環境健康風險智能評估等前沿方向的研究和應用。
雙學士學位項目
“環境科學-國際政治
(全球領導力方向)”
“環境科學-國際政治(全球領導力方向)”項目依托一流學科和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推動環境科學和國際政治交叉融合人才培養。針對生態文明、“雙碳”戰略和國際形勢發展,培養既掌握環境科學和國際政治知識又能應用于具體場景的雙學位復合型領軍人才,服務于我國環境保護、政策研究、環境管理、綠色金融事業,為國際組織培養后備人才。設計完善的實踐教學方案,鼓勵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政府機構實習、國際組織實習等方式,提升實踐能力。
雙學士學位項目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人工智能方向)”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專業均為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此次獲批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雙學士學位項目、“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雙學士學位項目、“通信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雙學士學位項目以國家戰略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依托交叉學科優勢,跨領域結合,為學生提供寬廣的知識視野。項目旨在培養具備堅實電子科學、光電信息、通信工程和先進計算科學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推動信息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雙學士學位項目
“生物醫學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人工智能方向)”
“生物醫學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人工智能方向)”雙學士學位項目旨在服務國家戰略發展大局,響應社會需求,圍繞復旦大學“十四五”發展規劃及建設“第一個復旦”的目標,依托綜合型大學的優勢,新布局健康信息學、醫療機器人以及健康醫療大數據挖掘等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生物醫學工程基礎知識、信息與計算科學基礎知識、以及相關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的跨學科人才,必將會為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計算科學的交叉研究和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雙學士學位項目
“藥學-經濟學”
“藥學-經濟學”雙學位項目的培養目標旨在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與技能、創新思維及良好溝通能力的高素質“融合型”藥學人才,以滿足醫藥健康產業、衛生政策制定、藥物經濟評價、醫藥市場分析等領域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項目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競爭力,要求掌握專業外語技能,跟蹤全球醫藥經濟領域的最新動態,能夠參與國際醫藥健康政策對話與合作。最終,使學生成長為引領“醫藥+經濟”交叉領域發展的科研精英、政策智囊或產業領袖,兼具科學嚴謹精神與人文關懷情懷,為推動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與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雙學士學位項目
“化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兩個雙學位項目依托復旦大學在化學、集成電路、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雄厚師資與頂尖科研平臺,充分發揮學科交叉優勢,打造跨學科創新人才培養高地。課程設置整合了“2+X+Y”多元培養體系,設計化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課程模塊,并設置包含“柔性電子器件”、“電子特氣分離與純化”、“聚合物與光刻膠”、“發光材料與生物成像”、“蛋白質組學與深度學習”等課程的融合模塊,致力于培養兼具化學理論深度和實踐技能、掌握微電子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應用核心技能,具有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的融合創新人才,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國家戰略領域輸送具有創新視野與實踐智慧的未來科學家和工程師,助力學生在前沿科技浪潮中勇立潮頭,自由拓展知識邊界,實現個性化成長。
雙學士學位項目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人工智能方向)”
本項目依托高分子科學系的學科優勢與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致力于培養高分子與AI交叉領域的頂尖復合型人才。項目構建了“基礎理論-專業核心-交叉融合”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聚焦高分子高性能化、大分子精準組裝、智能纖維與柔性器件、生物醫用高分子等國家戰略需求領域,項目培養的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高分子理論基礎,同時掌握人工智能技術在材料研發、智能制造及產業優化中的應用能力。畢業生將在新材料研發、智能制造、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發揮引領作用,推動高分子科學的智能化升級,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戰略。
計算與智能創新學院立足前沿科技發展,依托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與科研平臺,面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等方向,積極建設多元化、跨學科的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2025年與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未來信息創新學院、生物醫學工程與技術創新學院、高分子科學系等多家單位聯合開設14個雙學士學位項目,涵蓋法語、日語、朝鮮語、西班牙語、財政學、市場營銷、社會工作、環境科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多個專業領域,培養具有寬廣國際視野和卓越技術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學院將繼續優化課程體系,打造一流師資團隊,建設高水平科研與實踐平臺,推動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雙學士學位項目的建設質量與育人成效。
截至目前,復旦大學共推出54個雙學士學位項目,涵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復雜系統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政治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社會學、數學、應用經濟學、新聞傳播學、社會學、法學等30個一級學科專業,其中圍繞科學智能,全面推動AI賦能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推出41個AI雙學士學位項目,形成跨學科學程(微專業)體系,構筑AI+人才培養基座。復旦大學近年推出的雙學士學位項目為學生創造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學校將圍繞教育教學改革3.0版工作目標,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原則,結合學校“2+X+Y”人才培養體系要求,加強專業交叉融合內涵建設,進一步提升雙學士學位項目人才培養質量和育人成效。
|
關于復旦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gangguanzhidu.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